這裡是根特(續四)

根特藝術學院,寧靜的校園就在根特市博物館STAM的旁邊

學院主樓建築遠遠就已抓住了你的心,想去一探究竟

學院設有純藝術、設計、攝影、時裝、音樂等等專業

乾淨利落的教學環境,裡裡外外,藝術氣息瀰漫在每個角落,延續到細枝末節…

想要註冊?
只差你要學好荷蘭語!

現在我們回到聖巴夫教堂,繼續欣賞根特祭壇畫

歌唱的天使和演奏的天使

圍繞在三個中心人物兩側的是兩組天使,或者稱為唱詩班,因為這些天使她們都沒有長翅膀。畫家在這裡把“超自然人物”自然化。

在這裡左邊的在歌唱,右邊的在演奏。她們的服裝、樂器、和地面上的裝飾圖案每個細節都被精挑細琢讓人過目難忘。

在凡-艾克那個時期的聖歌書上的音調都會以圖示的形式標註出來,這就可以讓我們的藝術史人員通過每個天使唱歌時的面部表情和口型來判斷出這是個多聲部的合唱。在畫面邊框上標註著;天使們以詠頌和祈禱的歌向主致敬,管弦樂也來讚美天主的榮耀。

木製唱詩台下方雕刻的是《新約》中大天使聖米歇爾刺殺有著7個頭的惡龍的畫面,這裡惡龍是撒旦的象徵,撒旦想得到上帝的位置,在天主教中,聖米歇爾與惡魔對抗,他是守護神,他是上帝的騎士。

在演奏天使中,坐在管風琴前面正在演奏的是聖-則濟利亞(Sainte Cecile),她被視為音樂家和基督教聖樂的主保聖人。這架管風琴被描繪的精細程度絕對可以讓今天的管風琴製造工匠照著它製作一個完全一模一樣的出來。

聖-則濟利亞華麗的服飾輕輕地垂到鋪著的藍白瓷磚地面上,這些地磚描繪著有宗教寓意的“上帝的羔羊”的圖案,很顯然是為了呼應中央的“羔羊禮讚”的畫面,另一方面,通常在表現施洗聖約翰的時候都會在他的旁邊畫上一隻羔羊。像這樣的瓷磚當時要從西班牙的瓦朗斯(Valence)進口到荷蘭。

在管風琴的後面,另外一個天使拿著豎琴,這個天使的左手輕輕地放在了她同伴的肩膀上好像在告訴這個演奏維奧爾琴的天使’現在到你了’…維奧爾琴又譯為古大提琴,它最早(15世紀末)也是出現在地中海邊的瓦朗斯地區。

亞當和夏娃

在屏畫上層的兩側分別表現了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他們兩個被描繪如真人大小,都朝向屏畫中心的三個人物聖母、基督-耶穌和施洗聖約翰。而且相較其它形像都穿著奢華,亞當夏娃是倆個唯一裸體的人物。他們身體赤裸著暴露在光線下,有些靦腆和羞怯,亞當和夏娃真實到讓人不覺得他們是兩個傳說中的人物,他們的目光與其說是絕望,毋寧說是順從,他們接受了從今以後將成為人的現實…

亞當和夏娃這兩個畫面是所有畫裡唯一從觀者的角度來表現仰視效果的人物。左側的亞當被描畫的呼之欲出,身後的神龕又窄又深,他的右腳已經踩到了畫框的邊緣好像馬上就要走出畫屏。

亞當以無花果葉遮擋身體的私處,依據《聖經》舊約創世紀(3:7)提到;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中吃了“知善惡樹”上的禁果之後,他們因赤裸的身體而羞怯,於是就用​​寬大的無花果樹葉縫成外衣來遮擋身體。而我們經常在繪畫和雕塑中會看到“葡萄葉”的做法是從文藝復興的意大利開始出現的。

夏娃的頭稍稍向右傾,從受光的這一側到陰影的過度自然流暢,她的面頰因為羞澀而微微泛紅。這里夏娃的手中拿著一個枸櫞而不是蘋果,通常人們認為禁果是蘋果,但其實在《聖經》裡根本找不到“蘋果”這個詞,無論是新約《聖經》還是舊約《聖經》即使在《希伯來語聖經》裡也沒有出現過。

“禁果”到底是什麼水果? 《聖經》中除了描述“吃了就會致死”並沒有表明禁果是什麼品種,有什麼顏色什麼味道。夏娃摘下來的是一個“水果”,哪種水果並不重要,但問題來了,當人們要用圖像來表現的時候就要選擇一種水果,大多數人選擇蘋果也不是偶然…公元4世紀末,由耶柔米(Saint Jerome)自希伯來語舊約聖經和希臘語的新舊約聖經翻譯而成的《武加大譯本》中,“知善惡樹”的拉丁文為;Lignum scientiae boni et mali,這裡mali(惡)拉丁文的主格是malum,這個詞有著“罪惡”和“蘋果”兩個含義,只是發音時長短之別,因此造成混淆,既然“知善惡樹”是棵蘋果樹,那麼“禁果”自然是蘋果。

還有一個有趣的敘述,而且這個解釋直接反映在“喉結”這個詞彙上。這個只有男人才有的甲狀軟骨是因為亞當吃下禁果時天主突然出現,亞當情急回答時有一塊蘋果被卡在了喉嚨處…所以“喉結” (Pomme d’Adam法/Adam’s apple英)一詞的直譯就是“亞當的蘋果”

楊-凡-艾克清楚地知道“禁果”不是蘋果,這里夏娃拿著的枸櫞和檸檬的外觀很相似,它被稱為“美好樹的果子”,按照猶太傳經解經,枸櫞樹是唯一樹乾和果實有相同味道的樹。枸櫞還有另外一個名字也叫“亞當的蘋果”,因為在這個水果的外皮上有一處好像被人咬過的痕跡。

在亞當和夏娃的上方我們可以看到兩幅有著浮雕感的單色畫:亞伯(Abel)和該隱(Cain)。首先是夏娃上方的亞伯把他羊群中的第一隻羔羊獻給了上帝,而該隱是種田地的,他把他收成中的一部分奉獻給了上帝。

在亞當頭上方的第二個畫面裡描繪了該隱手拿驢的下頜骨正在殺害他的兄弟亞伯。依據聖經,這是因為該隱妒嫉上帝讚許亞伯的祭品卻拒接了他的…

驢的下頜骨是什麼?

在《創世紀》中亞伯是亞當和夏娃的第二個兒子,他是個牧羊人,他的長兄名叫該隱。在聖經中該隱種地,亞伯看守羊群。該隱給上帝獻上水果糧食,而他的弟弟獻上的是他羊群中新生的小羊和肥肉…上帝很明顯更喜愛亞伯的祭獻而不是該隱的。該隱非常失望和氣憤,遲一些出於嫉妒,他把他的弟弟叫去田野裡,他撲向亞伯並親手殺死了他,亞伯也因此成為了聖經記載中第一個死去的人(他死去時差不多100歲)根據《創世紀》,亞當和夏娃的第三個兒子塞特(Seth)在亞伯死去之後既出生,這時亞當130歲。

耶和華質問該隱的罪行,但該隱抵賴不承認兇殺,上天讓他知道他將被大地詛咒,從此該隱就再不能有收成。據中世紀傳說,該隱是被他的後人在一次打獵時用箭意外刺死。

提香和魯本斯表現的這個畫面

1781年6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二世在欣賞祭壇畫的時候認為亞當和夏娃兩個裸體出現在教堂裡不夠得體,相傳從此之後這兩扇畫屏就被取了下來。

1816年12月19號,教堂把《根特祭壇畫》兩個側翼畫屏(除了亞當和夏娃)以3000荷蘭盾賣給了畫商L.J.Nieuwenhuys。第二年,Nieuwenhuys又將此畫轉手賣給了一個英國畫商兼收藏家愛德華-索利(Edward Solly)。 1821年,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買下了Solly的收藏是為了贈予即將落成的皇家博物館(今天的柏林舊博物館)。也正是在柏林期間(1894年)祭壇畫6幅原作被鋸開,因為側翼上的畫面都是畫在同一塊畫板上的兩面,這樣在展廳裡很不容易展示,所以在當時一個非常普遍而且很多博物館都採用相同的做法就是;把屏畫從中間鋸開,形成兩個單獨畫面。原畫屏板的厚度為1.5厘米,被鋸開後現在的厚度僅為2到3毫米。為了加固和防止畫屏變形,鋸開後的畫板背面要打磨平坦然後粘貼上木板條,這樣做也為了布展時便於掛放。由於“亞當和夏娃過於暴露”留在根特逃過此劫。

照片中有木條框架的都是被一分為二鋸開過的畫屏


1861年,聖巴夫教堂希望得到比利時政府的經濟援助來購買由米歇爾-庫克希(Michiel Coxcie)臨摹的兩個側翼畫屏,作為交換條件,“亞當和夏娃”原作的所有權歸屬於國家同年,維克多-拉意(Victor Lagye)讓亞當和夏娃“穿上了衣服” 替代原作。現在這兩張也展示在聖巴夫教堂內



ok!休息一下去城裡轉轉

這裡是?

Vve Tierenteyn-Verlent 的“芥末”店。從1790年開始,店家幾代人一直都保持著最初的製作方法,原材料只有:芥末、醋和鹽(沒有油脂),研磨間就設在店中的地下室。據說這個秘方是拿破崙時代一個出生在第戎的近衛隊士兵告訴給了一位漂亮的弗拉芒女子的,從此,就一直沿用下來。法國人覺得“根特芥末”要比“第戎”的沖一些,這就是Tierenteyn-Verlent的秘密了!

芥末買賣的方式像我們小時候雜貨店一樣,可以自己帶罐子來,也可以買店裡的,分量要多少打多少,很環保。如今,芥末還有各種味道可供選擇,無論給親人還是朋友作為手信再好不過。

還有地道“根特芥末豬頭肉”可以試試,或者芥末配上自然風乾9個月以上的“Jambon Ganda ”(根特火腿)…

未完待續

感謝關注先鋒AVANTPREMIER!

希望得到您的批評和指正,下期見!

Christian Dior 夢想設計師

“1947年2月12日還不為人知,13日克里斯汀-迪奧卻已名揚天下”

這是法國女記者、作家、政治人物弗朗索瓦-吉魯(Francoise Giroud)對迪奧處女秀的評論。克里斯汀-迪奧曾一度成為戴高樂之後第二位世界知名的法國人。

已經有30年克里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沒有在巴黎舉辦過展覽,此次在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的特別展是為了慶祝和紀念克里斯汀-迪奧高級定制工作坊創立70週年。迪奧是法國最著名的高級定制時裝店家,1946年,迪奧先生在巴黎蒙田大街30號開設了屬於他自己的定制時裝工作間,像所有其它設計師一樣,迪奧的時裝追求高品質,他並沒有想到自己會帶動一場時尚的革命…

1905年1月21日克里斯汀-迪奧出生在離聖米歇爾山不遠的諾曼底小鎮格朗維爾(Granville )一個富裕的資產階級家庭. 迪奧家族當時在諾曼底和布列塔尼地區擁有4間工廠,是生產漂白、洗滌和肥料的大化工生產商。

Dior 牌化肥廣告

1906年,克里斯汀-迪奧的父母買下了一處建在海邊峭壁上有著一個特別名字的宅邸——“玫瑰羅盤”別墅,那時克里斯汀一歲。

克里斯汀在家中排行老二,他還有倆個兄弟和倆個妹妹。這是一個幸福的家庭,他和他的兄弟姐妹們在格朗維爾的家度過了一段美好難忘的童年時光。

克里斯汀5歲那年,他們全家搬到了巴黎16區,這棟由迪奧太太精心裝飾設計的有著英式花園的海邊別墅即成為了迪奧一家人的度假屋。 1814年一戰爆發,在此期間這裡是他們的避難所直到戰爭結束。

克里斯汀-迪奧童年的家,現在為迪奧博物館

克里斯汀-迪奧的父親是個保守和嚴厲的人,他希望自己的子女中可以有一個繼承他的事業,但年輕的迪奧對此並不感興趣。 1923年,18歲的克里斯汀-迪奧進入巴黎政治學院學習,因為他的母親期望他可以成為一名外交官…3年後克里斯汀離開了學校沒有拿到任何文憑。

克里斯汀的夢想是作一名建築師或作曲家,他對藝術的興趣也正源於他的母親——迪奧太太。迪奧太太性情溫和熱愛繪畫、音樂、園藝…她高貴典雅氣質影響著克里斯汀一生的創作,他一直都在尋找這種印象。

克里斯汀-迪奧在巴黎逐漸結識了許多先鋒派的文學、藝術和音樂界朋友,尤其現代詩人馬克斯-雅各布(Max Jacob)他是保羅-畢加索的密友,還有劇作家讓-考克多(Jean Cocteau)《美女與野獸》的作者。

《沒有戴帽子的馬克斯-雅克布肖像》 莫迪里阿尼 1916

《讓-考克多肖像》Jaques Emile Blanche

1928年,克里斯汀-迪奧和他的同伴、畫商雅克-邦讓(Jacques Bonjean)在巴黎第8區的拉-博埃蒂街(La Boetie)34號開設了一間畫廊,他得到了父親的允許和經濟支持,但唯一的條件是;這家畫廊的招牌不能出現迪奧的名字,因為對他父親來說這簡直是羞恥。

1929年經濟危機的浪潮席捲歐美。 31年,克里斯汀的母親剛剛過世不久,他父親錯誤的投機導致破產,工廠被拍賣,克里斯汀的弟弟患病,而且連迪奧童年的家也不得不要賣掉…這一切都給年輕的克里斯汀-迪奧很大打擊。

1932年,克里斯汀-迪奧聯合皮埃爾-考勒(Pierre Colle) 在岡芭瑟亥街(Cambaceres)29號開設了另一間也是他最後一間畫廊,第二年6月,正是在這家皮埃爾-考勒的畫廊舉辦了活躍在巴黎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們的第一個展覽。



在展覽目錄上我們可以看到:讓-阿爾普、畢加索、杜尚、馬克斯-恩斯特、布勒東、雷內-馬格利特、米羅、伊夫-坦基等人的名字及他們的作品,其中薩爾瓦多-達利的雕塑《思憶中的女人》讓人印象尤為深刻,他的油畫代表作《記憶的永恆》也同樣在這裡展出過。

此外,曼-雷的《將被毀滅的之物》和賈科梅蒂的《桌子》等作品都是第一次參加展出,曼-雷並為此展拍下了珍貴照片。

《思憶中的女人》薩爾瓦多-達利 1933

按照曼-雷當年的照片佈置出的展區

但最終這間畫廊也因為經濟危機的影響在1934年關門,畫廊內的所有畫作以極低的價格被出售,其中包括克里斯汀個人收藏的藝術品。

因為負債,之後的幾年時間克里斯汀靠賣一些油畫和他自己畫的時裝素描插畫為生。在他的藝術家朋友的支持下他還給電影和戲劇設計舞台服飾。慢慢地克里斯汀的時裝素描稿開始被讓-巴度(Jean Patou)、蓮娜-麗姿(Nina Ricci)、斯基亞帕雷利(Schiaparelli)、瑪吉-胡夫(Maggy Rouff)和、巴黎世家(Balenciaga)等選用。

1938年,克里斯汀-迪奧作為設計和素描師進入紅極一時的“時裝王子”羅伯-貝格(Robert Riguet)的工作坊。

隨後在41年和皮埃爾-巴爾曼(Pierre Balmain)同時進入巴黎另一間盧西恩-勒龍(Lucien Lelong)的高級定制時裝屋。 1945年,皮埃爾-巴爾曼離開了勒龍的工作室這讓克里斯汀-迪奧也有了要開一間屬於自己的高級時裝屋的想法。

1946年4月,克里斯汀-迪奧有機會與當時法國紡織業巨頭馬哈勒-布薩克(Maral Boussac)相識。在去見布薩克的路上,克里斯汀在巴黎的大街上發現了一個形狀有趣的星型鐵,這似乎是一個幸運的徵兆,一向有些迷信的克里斯汀滿懷信心全力說服面料商布薩克為他的時裝店出資支持…克里斯汀-迪奧成功了!

星形鐵就像迪奧的吉祥物,經常會出現在他的設計裡,他認為這會帶來好運

戰時和戰後物資緊缺的法國,使得人們在服裝面料的用量上也受限制,對於一個女人來說迪奧要用比其它設計師多幾倍的布料來製作一條裙子就已經是一種奢華,精明的紡織商布薩克也深知這一點。

克里斯汀-迪奧的“New Look”和“花樣女人”讓戰後的女士們走出了統一、男性化軍服的約束,他重新喚起了女人們要裝扮自己的渴望;柔和的輪廓、圓潤的胸線、收緊的腰身似花枝、寬大的裙擺如花冠…迪奧要講述的就是19世紀那個年代女人們的高雅裝束。


克里斯汀-迪奧之後的6位藝術總監伊夫-聖羅蘭、馬克-博昂、奇安弗蘭科-費雷、約翰-加利亞諾、拉夫-西蒙、和剛到任不久的第一位女總監瑪利亞-加西亞-基烏里也都秉承迪奧的一貫傳統,永不背離。





除此之外,在迪奧看來,讓一個女性完美的不可缺少的環節就是香氛;“香水是一條裙裝的最後修飾”。 1947年,同樣是布薩克為迪奧的第一款“迪奧小姐”(Miss Dior)香水注資。這款香水也在克里斯汀-迪奧2月12號的第一次春夏時裝發布會上推出。

“時裝設計師是以服飾來裝扮女人,香水師是以一種人們看不到但同時又非常明顯的方式來裝扮和美化女人”,這是迪奧調香師的解析。

克里斯汀-迪奧總是在他家中的花園里工作、設計草稿,而從來不會在巴黎。他需要和自然接觸,花卉和繪畫是他創作的源泉。

迪奧小劇場展區,即便是人偶模型,也都以實際高級定制的手工藝製作完成



迪奧工作間展廳




13米高的晚禮服展廳伴有清新音樂和變幻的燈光

一個“熱愛藝術的裁縫”;迪奧給人們傳達的是一種法式“生活的藝術”…“時尚”可以看作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克里斯汀-迪奧說:“我希望可以讓女士們漂亮,讓她們感到幸福!”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Musee des Arts decoratifs

地址:107,Rue de Rivoli,75001 Paris

電話:+33 01 44 55 57 50

展覽時間:2017年7月5日至2018年1月7日

門票:11歐元

感謝關注先鋒AVANTPREMIER, 希望得到您的意見和指正,下期見!

這裡是根特(續三)

根特市內聖-皮埃爾修道院(Abbaye Saint-Pierre et Jardin)保存完整現在改建為博物館。

修道院內部部分保持原狀,也有的區域重新設計裝飾時髦現代

現在依然回到聖-巴夫教堂,繼續欣賞名作。

當祭壇畫打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位於中央上方的主-上帝和聖母瑪利亞及施洗約翰。在聖母的左側是歌唱的天使和亞當,施洗約翰的右側是正在演奏的天使和夏娃。祭壇畫下層的中央就是整幅畫作的中心:《羔羊的禮讚》。其中最左側的名為《公正的法官》(Les Juges intègres)的原作在1934年被盜後一直未能找回,現在的這幅是由約瑟夫-凡-德-維肯(Jef Van der Veken )在1939-45年所繪的複製品。

內側中央三個人物從左至右為:

聖母(La Vierge Marie)

真神(La Divinité)

施洗聖約翰(Saint Jean-Baptiste)

中央正面頭戴王冠的人物一直備受爭論沒有明確證實他的身份;有人認為是聖父(Dieu le Père);有人認為是上帝獨子耶酥-基督(Jésus-Christ),因為施洗聖約翰從來不會和聖父描繪在一起,因此坐在中央寶座上的應該是耶穌-基督;也有人視這里為三位一體(St-Trinité);身著華麗鑲滿珍珠寶石的大神甫的裝束的主-上帝,右手舉起三個手指伸出是一個賜福的手勢,他頭戴三重冕和下面的白鴿及祭壇上的羔羊是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表現。

“這是莊重崇高威力無邊的上帝,無量天尊,他溫和善良仁慈,他無限慷慨,是寬宏大量的施與者”,這段拉丁文註釋就雕刻在天主身後半圓形金色的神龕上。凡-艾克兄弟在這裡刻畫出了一個無法形容,難以言傳的人物,上帝左手持帝王水晶權杖代表了他的至高無上,他的腳邊擺放著一個王冠寓意著他以神的無限權威征服塵世,他紅色垂到地面的長袍底邊上也用珍珠繡成反復重復一行字:“ANANX ANANXIN PEX PERV ”他是王中之王,萬主之主。


在王冠后面金色的台階上刻有兩行字:“在上天,生命不會死亡。在其中,青春永不衰老。在右邊,幸福沒有痛苦。在左邊,安全沒有驚恐。”上帝胸前的錦帶上是用珍珠繡成的希伯來語“SABAWT”,這是稱呼至尊天主的名字中的一個。

在上帝身後的幔帳上有著金絲線織成的鵜鶘、葡萄藤蔓和石榴的圖案,人們相信鵜鶘以喙啄著自己的胸膛是為了用自己的鮮血來餵養牠的三隻雛鶘。在鵜鶘和葡萄葉之間的弧形條框中用紅色寫著“IHESVS XPS”涵義就是“耶穌-基督”。

耶穌說自己是真的葡萄樹,他的父是栽培的人。這裡的葡萄寓意著釀成的葡萄酒,是聖血的象徵。

石榴是源自伊朗的植物,這種小灌木高度不會超過6米,之後逐漸在地中海地區種植。在中世紀,她的藥用功效是緩解和止吐,治療腹瀉、痢疾、蛔蟲和出血。石榴在基督教中的象徵含義豐富,她紅色的汁液也是代表了使徒和耶穌的聖血。

表現相同主題的教堂內的彩色玻璃

中心左側畫面是聖母瑪利亞

她身著藍色長裙和同樣顏色嵌滿珠寶的斗篷,她身體稍側轉向天主,環繞在她頭頂上的文字這樣寫到:“她比太陽更美麗,她在群星之上,與光相比,她更奪目”(《所羅門智訓*》7:29) “因為她是永恆的光芒,她是一面無暇的鏡子,映現了上帝的超凡和仁慈”(《所羅門智訓》7:26) *《所羅門智訓》屬於舊約聖經中的一本書,完成於公元前1世紀,共有19章,天主教和東正教把此書奉之為次正經。

瑪利亞奢華的王冠裝飾著珍珠、五顏六色的寶石和鮮花,12顆星星散落其間,這裡的四種花卉:白百合花、鈴蘭、耬斗菜和紅色野玫瑰分別像徵著聖母的純潔、謙遜、服從和愛。

在她的手上拿著一本打開的新約聖經(也可能是本時禱書),瑪利亞雙目低垂微微張開雙唇,這一刻似乎能夠讓觀者感受到聖母正在細聲地念著…

耶穌-基督的左邊留著長長的頭髮和棕色鬍鬚的施洗聖約翰

他身後的金色神龕上這般描述:“比人類偉大,等同於天使,代表著信仰,他是基督教義的佈道者,使徒的聲音,緘默的先知,世界的明燈,天主的證人”。在這裡施洗聖約翰把一本鍍著金邊的舊約聖經放在雙腿上,左手持住一頁,聖經上的文字清晰到可以看著念出來。聖約翰右手伸出面向天主,他身著一件很大的繡著珠寶的綠色披風,裡面穿著一件駱駝皮的衣衫(因為他生活在沙漠裡),他光著腳(上帝穿著皮鞋)。前面已經提到施洗聖約翰是第一個認出被稱為上帝的羔羊——基督的人,基督的死是為了救贖世人。

這裡聖母、上帝和聖約翰三個人物在一起組成的畫面成為《祈禱圖》或《禱告圖》(Déisis)。現在這三個畫屏都不是它們最初的尺寸,1794年,拿破崙的軍隊把祭壇畫中央的4幅帶回巴黎後,展示在拿破崙博物館裡(即盧浮宮),很可能就是這時這三個畫屏都被截掉了將近7厘米。

人們認為“祈禱圖”頂端的原始裝飾雕刻被拿掉了,通過X光也可以看到在“天主神龕”邊的這些用來固定裝飾框的孔洞,而且這些部位上的色彩密度小很多。現在看到的在三個人物的金色神龕後面的藍灰色是1950至51年修復時的顏色。

《祈禱圖》

一種意為:聖母和施洗約翰二人日以繼夜地站立於主前,為著世人的需要和罪過獻上禱告。另一種意為:聖母和施洗約翰通過耶穌-基督與上帝交流

這三個人物:聖母、耶穌-基督和施洗聖約翰被普遍認為是出自楊-凡-艾克的兄長胡博特-凡-艾克之手,但實際上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真正區分兩位畫家的筆跡,也是這個原因,有些學者比如(E.RENDERS)就認為胡博特-凡-艾克根本不存在,他們也質疑“四行詩”的真實性…但今天在根特的聖巴夫修道院裡確實還一直保留著一塊胡博特墓的石碑。

凡-艾克繪畫技法:

在這裡我們看到聖母、上帝和聖約翰三個人物衣服的色彩如此艷麗(也包括其它人物)是運用了層層上釉的方法(Glacis);即以很少的天然色彩粉混合亞麻油,為了加快它的干燥速度並加入催干剂(這個物質到底是什麼,即便經過的化學試驗分析仍很難確認,到目前為止學者對這方面的了解還是很有限)。

比如上帝所著服飾的這個紅色最初畫家是以透明的粉色開始,然後一層一層的罩染上去最終得到現在這個鮮豔有光澤的正紅色。

另外一個原因也是為了節省顏料。如聖母身上的這個真藍色,提煉於來自阿富汗北部山區的青金岩,這種色彩粉價格極為昂貴,因此通常只用層層上釉的方法。

這種技法的缺點就是,每塗一層都要留出足夠長的時間的讓畫面乾燥。

綜合材料的運用

在聖母、上帝和聖約翰人物背後的金絲提花織錦並不完全是畫出來的,而是運用了更多材料。這種裝飾技法(Brocart appliqué)能在繪畫中完美的再現略有起伏的錦緞質感和效果,這種方法也同樣運用在雕塑和壁畫中,在中世紀晚期1420到1540年間非常流行。

Ø 首先把已經畫好的錦緞圖案用刻刀刻在木板上

Ø 然後把錫紙放在刻好的木板上壓印出錦緞圖形

Ø 把填充材料塗在壓印好的錫紙上加固圖形並稍有凸起感

Ø 然後把錫紙粘貼在祭壇畫畫屏中所需要的位置

Ø 將相同尺寸的金箔粘貼在錫紙上,織錦圖案也會顯現出來

Ø 在金箔上上色仿製出金絲提花效果

看也看累了,那現在去找點吃的補充一下體力!

如果來到比利時不知道吃什麼,餐飲開支又有限那何不試試Amadeus的燒豬排,每位17.95歐元豬排、沙拉加芝士烤土豆任-你-食! 而且味道真的超出預料的好呢。

在根特經營燒豬排的不僅Amadeus一家,還有很多間,價格稍有不同,但到了吃飯時間尤其晚餐間間爆滿,本地人、遊客都會約在這些餐廳,更多的是年輕人。如果您不想被拒之門外最好還是預定位子,因為即便您到了店裡想等位這些店家也會一口回絕。

整個餐館都是濃濃的弗拉芒味道…

未完待續

感謝關注先鋒AVANTPREMIER

希望得到您的指正和意見,下期見!

讓Veronica MARUCCI成為你的製帽師

posted in: 巴黎旅遊 | 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工作,你會覺得你的一生好像從來沒有一天工作過”

Choose a job you love, then you will never have to work a day in your life.

這是翻譯自孔子《論語·雍也》中的一句話,就寫在了我們今天的女主角;薇羅妮卡-馬魯奇(Veronica MARUCCI)她自己網站的介紹裡…

 

出生在意大利中部小鎮費爾莫(Fermo)的薇羅妮卡就像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傳奇設計師博爾薩利諾(Giuseppe BORSALINO)年輕時一樣,2008年她隻身來到法國學習高級女帽定製手藝。為了能找到並跟隨法國高級定制時裝中的製帽老師傅學習她跑遍整個巴黎…

她的勇敢、堅持加上她的才華讓她的夢想一一實現,去年薇羅妮卡在巴黎1區聖洛克街(St-Roch)32號擁有了一間真正屬於她自己的店鋪兼工作室,店名是以她的名字命名“薇羅妮卡-馬魯奇帽子店”(Veronica Marucci Chapeaux),她終於可以把她在馬海區公寓裡自己設計製作的帽子搬到這裡來了。

讓你看了第一眼就會愛上的店面櫥窗

我們的女主角薇羅妮卡-馬魯奇

薇羅妮卡和他的市場負責人本傑明(Benjamin)

炎炎夏日又來了,不論男女老少,不論我們是上學、上班還是去度假,都是時候為自己準備一頂適合的帽子了,薇羅妮卡-馬魯奇帶您走進她的世界。

在中世紀,帽子就是財富和權力的象徵,19、20世紀的歐洲,法國上流社會和資產階級新貴讓佩戴帽子成為時尚流行,因為這時的男士裝束相對簡單、變化不多,他們的實力就體現在他們伴侶的精美珠寶和雍容華貴的服飾上。在那個年代,一個不戴帽子出門的女性會被認為“放蕩、不檢點”視同妓女。

1920年前後,鐘型帽開始流行。一是這時的女士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理髮店打理自己的頭髮,另外,美國女影星露易絲-布魯克斯(Louise BROOKS)1929年在電影《潘多拉的盒子》中她的短髮和鍾型帽的造型也帶動了這股風尚。


同一年代美麗的Vilma Banky

莫迪里阿尼《戴著帽子的Jeanne Hebuterne》1917

20世紀60年代,女性開始顛覆所有這些傳統,模特、影視名星成了她們爭​​相效仿的對象,有著一頭金色捲髮的法國女星碧姬-芭杜(Brigitte BARDOT)紅極一時性感迷人。

另外一個讓帽子從人們的生活中逐漸消失的原因就是汽車的出現。戴著一頂奢華的帽子駕車的確不太方便,就這樣現代人已經慢慢沒有了穿衣要“戴帽”的習慣,但薇羅妮卡堅信這個潮流還會回來。

我們先來聽聽怎樣選擇一頂帽子。薇羅妮卡常常會聽到客人嘴邊掛著這句話:“真的很好看呀!但不適合我”。錯!在薇羅妮卡看來每個人都至少可以找到一款非常適合自已的帽子。不要猶豫,只需要多花點時間去試戴,帽子是為所有人準備的,不分年齡,不分性別,無論哪種臉型,無論哪種風格,帽子保護我們,帽子美化我們!

在選擇帽子之前首先要確定用途,是平日戴還是參加出席那些場合。然後是我們的身高體型,個人著裝風格,之後才是臉型髮型膚色等等。一個製帽師會根據每個客人的特點和具體情況給出不同意見和建議。

*橢圓形臉型

這是一個完美的臉型,適合所有款式的帽子。

*方型臉

最好選擇有弧線或圓形的帽子來平衡臉部的線條,比如說寬檐帽、鐘型帽。不要戴無簷錐型的帽子,這樣會讓頜骨看上去更寬。

*長臉型

為了更好的修飾你的臉型應選擇可以遮住部分臉的無邊圓帽。 (我們俗話說的西瓜帽,就是教皇戴的這種。但教皇沒辦法,長臉圓臉都必須戴這個。你就比他幸運多啦!)但這種帽子也不要太高,款式較簡單的

*小短臉

最適合的款式就是費多拉(Fedora)它可以讓你的小臉看上去長一些大一點。

*圓臉

首先要選擇帽子大小居中的,為了平衡避免帽簷過寬,也要避免帽型太圓的,同樣費多拉帽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提到費多拉“Fedora”人們一點也不會陌生,就算之前你不知道它的名字你肯定都知道它的樣子。這個禮帽的名字是1882年出自法國劇作家維克托里安-薩爾杜(Victorien SARDOU)的一個名為“Fedora”的話劇。當時劇中費多拉(Fedora)這個主要角色由法國著名女演員莎拉-伯恩哈特(Sarah BERNHARDT)飾演,因此她在劇中所戴的這款帽子即稱為費多拉帽。

莎拉-伯恩哈特(Sarah BERNHARDT)

在20世紀初這款費多拉帽一直是為上流和中產階層女士製作。到了1920以後才被男士們接受。在20、30年代,由於費多拉帽曾一度被美國黑幫頭目艾爾-卡彭(Al CAPONE)和他的同黨佩戴,因此在這一時期‘費多拉’成了黑手黨的代名詞。

讓費多拉帽享有國際聲譽的是美國男演員亨弗萊-鮑嘉(Humphrey BOGART)。 1942年,他在電影《卡薩布蘭卡》中的熒幕形象深入人心成為永恆的經典。

到了60年代,費多拉帽又成為私家偵探、警長的象徵。

費多拉帽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就是博爾薩利諾帽(Borsalino)。文章一開頭提到意大利設計師博爾薩利諾。 1857年,他第一次製作生產的這款費多拉帽在1900年巴黎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上獲得大獎榮譽(Grand Prix)。之後又在1910年的布魯塞爾、1911年的都靈、1931年同樣是巴黎都屢獲殊榮。

1970年,由法國影星阿蘭-德龍(Alain DELON)和讓-保羅-貝爾蒙多(Jean Paul BELMONDO)主演的法意合作影片《江湖龍虎鬥》原名(Borsalino)中,兩人飾演的馬賽黑社會人物也都帶著Borsalino帽。

但請注意費多拉帽款並不是BORSALINO的專利,美國品牌STETSON 和英國帽商Herbert Johnson也都生產他們自己的費多拉帽。

費多拉的材質基本有兩種;氈帽和草帽。兔毛氈帽適合於秋冬。這種兔毛氈(Poil de Lapin)的質地非常緊實,保暖性出色,它光滑細膩的效果像絲絨一般,這是羊毛氈不能相比的。兔毛氈中的成份分為;家兔毛、野外飼養的兔毛和野兔毛3種,它們按照不同的比例被混合,其中野兔毛所佔的比例越高代表著帽子的品質越好。

薇羅妮卡設計製作的各款兔毛氈帽

Christine 490歐元

Barbarella 390歐元

夏天,草帽即可以遮陽又有良好的透氣性是我們的不二之選。一頂優質的草帽( Paille南美棕櫚)耐得住潮濕,建議您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戴著它“衝個涼”並且時間長一點。注意!!不是直接衝草帽! 而是讓草帽在洗澡間吸收蒸氣中的水分。最不好的習慣就是把草帽長期放在車後備箱里和太陽下,這樣會讓草帽乾燥變脆。

你要知道,一個戴著帽子的男士或女士會看上去極為優雅,同時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讓薇羅妮卡成為你的製帽師,當你在巴黎的時候,有什麼想法和來薇羅妮卡聊聊吧!

定制價位150歐元至2000歐元

製作時間約兩週

薇羅妮卡-馬魯奇定製帽店

Veronica Marucci Chapeaux

地址:32,Rue Saint -Roch 75001 Paris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五 11h-19h

週一和周六 14h-19h

電話:+33953200536

網站:veronicamaruccichapeaux.com

感謝北京市65中學高一年級張傳菻同學為本文翻譯提供的幫助

感謝關注先鋒AVANTPREMIER

希望得到您的意見和建議,讓您的出行更精彩,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