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Nadar
米勒(1814-1875)19世紀法國卓越的現實主義肖像,人物畫家,同時又是版畫家,素描畫家,粉彩畫家。他早期的很多作品都保存在諾曼底曬賀布市(CHERBOURG)的托馬斯-亨利博物館內(MuseeThomas Henry),那裡是他的故鄉。他因獲得一筆獎學金而有幸在1837年來到巴黎,3月27日開始在巴黎的國立美術學院學習了兩年,他成為法國無人不知非常善於描繪歷史題材的保羅-德拉羅什(Paul Delaroche)畫室的學生。
米勒在巴黎的學習生活並不快樂,他的老師叫他是“木頭先生”。米勒非常不滿老師德拉羅什推薦另一位同學而令他不能參選“羅馬獎”,再加上他沒有拿到來年的獎學金,所以米勒不得不在1839年離開學校,之後他回到家鄉而後又在來到巴黎。 1840年米勒首次參加政府沙龍展直到1870年,他年青時的作品基本上都以肖像,歷史,神話為主題的,讓人聯想到普桑(Nicolas Poussin)和尤斯塔歇-勒-舒克(Eustache Le Sueur)的風格。米勒非常崇拜普桑,他說:“我可以一輩子站在普桑畫的面前…”
在1848至1849年年間,為了躲避在巴黎爆發的革命運動和霍亂,米勒來到並開始住在巴比松,他選擇了一間和盧梭的家很近的房子。他的畫室至今仍然保存著,他在這裡度過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和那些同樣在森林裡作畫的和他有密切聯繫的風景畫家們,還有他的妻子和他們的9個孩子。
米勒來到巴比松代表著他職業生涯中的一個轉變,因為以農民為主題,表現他們的每日生活,畫家毫無特權的美學觀念,加上對鄉村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使他能如實地表現。
1848年,米勒有兩件作品參加了法蘭西第二共和第一屆“革命性”沙龍展——因為沒有評委。在當時政治氛圍的影響下,米勒的《簸穀者》得到了公眾的好評為他帶來了一定聲譽,法國內政部長勒德呂-洛蘭(Alexandre Ledru-Rollin)當即以500法郎買下這幅畫。之後,鄉村題材幾乎成為米勒畢生創作的唯一主題,從這些畫中,畫家好像重新回到了幸福,沒有憂愁,與祖母及家人一起在鄉下渡過的童年時光。也有對此毫無興趣的評論人指責他是個“又髒又醜的畫家”,他的一些作品,被解讀為通過表現農名的艱辛從而煽動對社會的不滿情緒,甚至懷疑他有無政府主義革命分子的政治意圖。但米勒的堅韌不拔,在畫中所表達的敏銳真誠的情感慢慢讓人們理解和欣賞。
現在共有3幅《簸穀者》,米勒最早完成參加1848年沙龍展也是尺寸最大的一幅藏在倫敦國家美術館。人們一直以為這幅《簸穀者》丟失了,直到1974年才在美國一戶人家的閣樓裡重新找到它。另外兩幅畫幅小很多的則收藏在法國的盧浮宮和奧賽美術館。
米勒的作品不同杜米埃,他不關心政治,他不喜歡用畫的形式來諷刺或論戰,他突出的是一種簡單的氛圍且又具有啟發性,他兼備自然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藝術觀,他展現樸素完全無虛飾的形象,從素描到油畫,從光線到顏色的處理都精心斟酌,他要尋找畫中蘊含的深刻內在色彩的和諧與統一。
這一時期還有一些美國人來到巴比松,其中威廉-莫里斯-洪特(William Morris Hunt)和威廉-巴布考克(William Bobcock )來自波士頓的畫家甚至成了米勒家的常客,他們欣賞米勒,購買並收藏米勒的作品,而且還會鼓勵其它來巴黎遊覽的波士頓人買米勒的油畫和素描。
1859年,畫家朱爾斯-布勒東(Jules Breton)創作了他的《拾穗者》,雖然他只在巴比松停留了很短的一段時間,但可以看出他是多麼的尊敬和崇拜米勒。
《晚禱》又名《晚鐘》(l’Angelus原意天使)1857-1859,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法國國王路易十一在1472年頒布一條法令,虔誠的天主教信徒每天要進行3次定時禱祈;早上6點、中午12點和傍晚18點(也有的為19點)。 19世紀的法國依然是個傳統信奉天主教的國家,當教堂敲響天使報喜的鐘聲時,教徒們要停下手中的一切,朝向教堂的方向或耶穌受難的十字架吟誦經文。 “三鐘經”禱告的內容是聖經中敘述的天使報喜,瑪麗亞因神降孕,聖子耶穌即將誕生…感謝並讚美聖母與天主,願所有過世的人籍天主的仁慈獲得安息。
《晚禱》是米勒應美國收藏家托馬斯-金-阿普勒東(Thomas Gold Appleton)的要求而畫的一幅定件,他開始畫這幅畫時43歲,是受到小時候農村生活的啟發而創作的。但當米勒完成畫作時卻不知什麼原因阿普勒東卻沒有來取他的定件… 就這樣,在找到第一個買主之前《晚禱》在米勒的畫室裡放了兩年…時過境遷,1867年, 米勒應邀參加在巴黎舉行的世界博覽會,《晚禱》這幅展現了19世紀人們真實日常生活的動人畫作在展會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第二年,米勒成為布魯塞爾美協名譽成員同年被授予騎士榮譽勳章。
《晚禱》最初的標題是《為土豆的收成祈禱》,當米勒在畫面的遠景中加上了教堂的鐘樓時,他給這幅畫重新起了名字。畫中描繪的是在將近結束一整天辛苦勞動之時,一對農民夫婦聽到遠處教堂傳來的鐘聲放下手中的工作正在祈禱的場景。那個年代,農民沒有手錶,教堂的鐘聲可以來劃分時段。畫中的男女都處在逆光中,人們看不清他們的樣子,米勒也並沒有想畫出他們的面貌,他們代表了所有奉行傳統純樸謙卑、安貧樂道的勞動者。前景中的籃筐里放著他們剛剛從地裡刨出來的土豆,女子全神貫注於禱告,她的姿態表現出發自內心的虔誠,但男人的動作讓人感覺好像鐘聲對他的影響要小很多,他的精神也好像不太集中…米勒本人並不是真正完全按照教規生活的天主教徒,他不會去教堂做禮拜,但他給他出生後的孩子們在教堂行洗禮,他也是在臨死前幾週才和他的妻子在教堂舉行婚禮。
《晚禱》在畫家死後的一段時間曾經是世界上被複製最多的一幅名畫,甚至超過雷奧納多-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它被製成版畫、廣告、明信片;印製在鹽罐、糖罐、盤子等各種生活用品上;甚至在啤酒、紅酒、巧克力、奶酪、毛線的標籤上也會看到它。
米勒的畫對梵高的影響很大,梵高臨摹米勒並創作出的作品超過50件。在一封梵高給他弟弟提奧的信中他寫到:“對於我來說,一位本質上的現代畫家,不是馬奈而是米勒”。
薩爾瓦多-達利也是米勒的忠粉,尤其對這幅《晚禱》如痴如醉,他以這幅畫為靈感創作了80多件作品,達利在1938年寫了一本《米勒晚禱的悲劇神話》,整本書就是獻給《晚禱》,他確信米勒這張畫裡有別的東西…1963年,在達利一再堅持下盧浮宮對這幅畫進行X光掃描。達利認為畫中的農民夫婦不是在做每天晚上鐘聲響起時的祈禱,米勒一定修改過這幅畫,米勒肯定不是只想畫一個裝土豆的籃子! !
這真是一個“超現實”的歷史發現,達利也確實是個藝術天才,正如他所言,就在畫中籃筐的位置米勒的確有做修改,這裡最初畫的是一個黑色長方形小棺木,這對夫婦正在祈禱的是埋葬在這裡他們死去的孩子。
《晚禱》的故事還沒有結束,這幅名作曾多次易主,直到1889年,當時的法國,自由買賣畫作成為國家和媒體的一種合法生意。盧浮宮期待買下《晚禱》,右派保皇黨不想買,但不希望這幅畫落入美國人之手的法國政府又籌集不到所需的資金。 1889年7月1號,當米勒的《晚禱》作為歐仁-塞克坦(Eugene Secretan)的藏品拍賣時,這間原籍奧地利的畫商查爾斯-塞德爾邁(Charles Sedelmeyer)位於巴黎9區la Rochefoucauld街4號乙的畫廊就變成了買家們的戰場,最終《晚禱》被美國藝術協會以55萬3千金法郎買走,飄洋過海去到了美國,並在美國各地循環展覽。第二年11月(1890年)收集名畫與藝術品的法國富商阿爾弗雷德-肖沙(Alfred Chauchard)又以80萬法郎的巨額從美國藝術協會手中買回此畫。法國媒體向肖沙“這一同胞的驚人之舉”致敬。短短30年,《晚禱》的售價從1800法郎上升到80萬!這是米勒活著的時候怎麼也不會想到的, 《晚禱》帶給他的只有債務…
1909年,肖沙在他離世前將他這件作品捐贈給國家,這幅畫最初被收藏在盧浮宮,之後藏於1986年落成的奧塞美術館。肖沙收藏的柯羅、德拉克洛瓦、杜比尼和梅森尼爾等名家畫作,現在也展示在奧塞美術館。
米勒被稱為“詩人畫家”,最然他是法國人,但收藏米勒作品最多的並不是法國而是美國和日本,尤其米勒的色粉畫,90%都藏在波士頓美術館
OK,打算好了在巴比松住兩天嗎?
除了村里大小畫家紀念館、畫廊,如果你喜歡運動楓丹白露森林絕對是一個超棒的地點
楓丹白露森林的橡木還尤其出眾,因為這裡的土質為沙質,所以橡樹的木質有別於法國其它地方,在製作酒桶的工匠們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最好的酒應該裝在楓丹白露的橡木做成的酒桶裡”。
楓丹白露和巴比鬆的魅力遠遠不止這些…
非常感謝法國華人旅遊協會王志堂為本期再次提供精彩照片!
感謝您繼續關注先鋒AVANTPREMIER,下期見。
發佈留言